黄芪是一种中药材,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根,主产于中国的内蒙古、山西、黑龙江等地。

其药性是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具有补气固表、托毒排脓、利尿、生肌等功效。

黄芪的茎直立,上部有分枝,可能会被用作煲汤和药物,有固本培元、补气养血等作用,能增强人体免疫力,有抗病毒、抗衰老等作用。


来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01

黄芪有哪些功效?

补气升阳:可用于治疗脾胃气虚及中气下陷诸症,肺气虚及表虚自汗,气虚外感诸症,能补肺气,益卫气,以固表止汗。

益卫固表:能补气增强人体免疫力,有抗病毒、抗衰老等作用。

利水消肿:能补气利尿,故能消肿,常常以防己、白术等药物同用。

托疮生肌:用于治疗脾胃气虚症,黄芪擅长补中益气;若气虚较甚,则配伍人参,以增强补气作用。


02

经常喝黄芪水,人为何会变瘦?

黄芪能够利尿,促进体内多余水分的排出,促进体内的新陈代谢,达到变瘦的目的。

黄芪能够补气固表,提高人体免疫力,抵抗疾病,同时可以消耗一部分脂肪的能量,使人体变瘦。

黄芪能够降血压,提供更多充足的能量和氧气给内脏,进而提高人体的新陈代谢,来使人变瘦。

虽然黄芪水喝多了容易上火,对于胸部满闷不舒的患者来说,喝黄芪水还会加重症状。


03

黄芪水的副作用,注意别忽视

如果是有慢性肾脏疾病,对体内水液代谢功能障碍的人,喝大量的黄芪水可能会引起液体储留而出现四肢或者眼睑水肿。

由于肝脏、肾脏代谢功能障碍,对药物可能会存在续积,大量饮用可能会出现药物中毒现象,出现心慌气短。

黄芪具有补中益气、利尿消肿的作用,所以大量的喝黄芪水可能会出现腹部胀满或者体内津液亏虚的副作用。

长期喝黄芪泡水会引起患者情绪烦躁、头晕头痛、口舌生疮等上火的症状。


04

黄芪的用法用量如下:

一般的剂量,一般不会对身体产生副作用。

如果过量饮用,可能会引起患者情绪烦躁、头晕头痛、口舌生疮等上火的症状。

患有肺结核的患者在出现明显的咳嗽、咳痰等症状时,不建议饮用黄芪水,否则会加重症状。

患者在感冒、发烧时也不能饮用黄芪水,否则会加重发烧症状。

女性在经期时也不建议饮用黄芪水,否则会导致月经量增多。


05

黄芪和哪些食材是好搭档?

黄芪和枸杞搭配:适合需要预防衰老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

黄芪和当归搭配:具有益气养血的功效,适合贫血或乏力的病人。

黄芪和麦冬搭配:有益气养阴、生津的作用,适合气阴双亏的患者。

黄芪和甘草搭配:平补气血,适合身体机能衰退的中老年人群。


06

这三类人不适合饮用黄芪水

容易上火的人:黄芪具有有很好的温补效果,所以不太适合容易上火的人群,这些人群服用以后,会加重上火的症状。

患有肺结核的患者在出现明显的咳嗽、咳痰等症状时,黄芪水会加重症状。

感冒、发烧的患者:黄芪是一种温性的中药,对降低身体的温度不利。

肾阴虚、湿热的患者:会助热、容易伤阴动血,而湿热、热毒炽盛的患者服用容易滞邪,使病情加重。